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:杂草危害给全球农业生产造成了13.2%的损失,折合每年75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。2001至2003年,世界范围内病虫草害控制对降低作物产量损失的平均值如下图。
图1 病虫草害控制对降低作物产量损失的平均值
除草剂的使用,可以实现对草害的控制,有效降低作物产量损失。可以说,除草剂对全球粮食做出了巨大贡献。笔者就2020—2021年我国除草剂登记的新政策及新产品作一个简要分析,供大家参考。
1 登记产品现状及特点
图2 2006—2021年年新增登记农药产品数量比较
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,我国登记农药产品总数4.47万余个(含卫生用药产品),涉及企业1,900余家。登记品种数量727个,除草剂占23%,植物生长调节剂占7%;2021年新增品种中除草剂占比26%,植物生长调节剂20%。
表1登记数量前20的农药品种
表2登记数量前20位除草剂品种
表32021年新增登记数量前20除草剂品种
从登记品种来看,2021年新增登记的数量前20的除草剂品种中,草甘膦和草铵膦登记数量均超过了100。
图3 2021年新增登记的企业所在省份情况
表4 2021年农药产品登记作物新增数量
从登记作物来看,2021年除草剂登记数量排名前3的作物分别是水稻、小麦和玉米。
图4 2021年农药生产量比例情况
从生产情况来看,2021年农药生产量方面除草剂占比达65.75%。
表5 近几年来农药产品使用情况
从出口情况来看,2021年除草剂出口占比达67.1%,占全部农药出口量的49.7%,出口金额为41.3亿美元。
近两年除草剂发展的特点是:①重点品种登记增量突出;②生产销售占比优势明显;③减量背景下使用量上升;④出口比重最大量增价降。
2 除草剂登记管理新政策
在除草剂登记管理新政策方面,2022年发布了《农药登记技术规范》(试行),主要用于内部运行。
图5 农药登记技术审查规范(试行)目录
非耕地登记除草剂方面近两年呈现上升趋势,相关产品禁止在田间道路、田埂、果树行间、休耕地、林场、林地等农林业区域使用。
表6 大豆、玉米条带种植除草剂使用情况
目前,全国16个省、市、自治区都相继出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,推动任务落实落地。关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除草剂推荐的品种有2,4-滴异辛酯、噻吩磺隆、唑嘧磺草胺、乙草胺、二甲戊灵、嗪草酸甲酯、灭草松等单剂。
图6 耐特定除草剂作物的除草剂使用情况
3 近期申请登记的新品种
表7 2020—2021年新增的除草剂品种
针对2020—2021年新增的几个除草剂品种,在此作一个简单的分析。
3.1喹草酮()
CAS号:-14-4。三酮类内吸型选择性除草剂,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(HPPD)抑制剂,导致酪氨酸的积累,使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受阻,进而影响到类胡萝卜的生物合成,杂草茎叶白化后死亡。登记用于茎叶喷雾防除高粱田的一年生杂草。对玉米、小麦、甘蔗也安全,对水稻敏感,后茬不能种植水稻。
3.2 二氯异噁草酮()
CAS号:81777-95-9。异噁唑啉酮类选择性苗前除草剂,具内吸作用,物根和幼苗吸收,随蒸腾由根部向上,木质部运物各处,阻碍光合作用,使敏感植物短期内死亡。
登记用于土壤喷雾防除冬小麦田的一年生阔叶杂草。与中等氧化剂具有化学不相容性,应注意储运安全。标签注明勿超剂量使用避免药害;在不同地区大面积推广前开展小范围试验研究,明确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。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;赤眼蜂等天敌放飞区域禁用。
3.3 环磺酮()